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孔子写的论语87句精选

孔子写的论语87句精选

admin 2023-04-21 02:16 心情说说

孔子写的论语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3、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扩展资料《论语》产生的影响:

4、一句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德离我们很远吗?当我想要成为有仁德的人,(开始努力做起来的时候),仁德就来到我身边了。

5、浏览朋友圈时,你最常用的动作莫过于“点赞”了。你知道吗,“点赞”居然是孔子的发明!孔子与学生在一起讨论“你的梦想是什么”,对曾点的发言十分赞赏,感叹说“吾与点也”。这是对学生曾点志向的支持和力挺的直接表态,毫不掩饰自己的夸赞之意。由此看来,孔子为学生点赞,应该是古籍记载最早的“赞”吧!今天人们表达这种夸赞和认同,就用“点赞”的方式,轻弹一下手指,传递一种友善、一种认同、一种鼓励、一种温度。向孔子学习,不要吝惜自己的赞,向先进点赞,向美好点赞,向快乐点赞,向感动点赞,向奋斗点赞!

6、后来,又有一些学者根据《论语》中对孔子弟子是否称“子”来判定《论语》的编辑者。

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8、孔子培养学生,讲究以道为方向,以德为立脚点,以仁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一个“游”字,说明学艺要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如同鱼儿戏水,优游其中。

9、《孔子家语》曾记载一则故事。有一次,孔子到齐国去,途中听到哭声,孔子听到哭声,声音悲哀,却非丧亲之痛。孔子上前去问个究竟。原来那人名叫丘吾子,发现自己丢了三样东西,后悔莫及。孔子便问丘吾子丢了什么。于是丘吾子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

10、庄子认为这是人间的悲哀、社会的不幸,庄子嚮往的是回归道术,就是回归“内圣外王”之道。之后“内圣外王”被儒家所专用,所以庄子心中有没有儒家。怎么看待儒家我们何不读读《庄子》,连庄子心中的儒家是这样,我们后代人有多少能耐、高明居然把儒家列为诸子百家之还要批判! 

11、还有一次,孔子直接对颜回交心说,任用我们,就让我们的道实行起来,不用我们,我们就把道藏在心里呀,只有你跟我才能够做得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得到颜回作为学生的快乐,是外人无法真正了解的。

12、由此引申开来,也可以理解为:能够投身于有价值的事情中、能够不断努力提升自己道德修养的人,早晚都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13、如何读懂《论语》这部经典:古人是如何说?今人当如何做?(上)

1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5、有人说《论语》是中国人的人文语言。但凡中国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论语》的影子。我们出行要“游必要方”,长大会说“而立之年”,交友时要“言而有信”,学习要经常“温故而知新”。《论语》就是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他让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在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总是有想表达却表达不出或者表达不能尽善尽美的时候。而他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古往今来的人们准备了“讲话稿”,想说的话,总有机会在特定的场合在心里跳出来,好像他等在那里,等着你想起他的话,似乎你想说的,他都有最精彩最走心的表达。

16、君子之乐,在历史的河流中交相呼应,隔空传唱,超越时代,超越山河,映衬了人性的光辉。君子让乐提升了品质,乐在君子身上找到了光泽。

17、《论语》下面讲孔子有一次被门徒丢了,在东门找到了,被人说你到处乱跑,流浪狗一样,孔子说,对对,我就是丧家之犬。我们不是这样,别人的称呼、对待,对你稍微重视不够,特殊场合没提你的名称特别不开心。我记得一次开会,同等的两个领导,一个名字提了,另一个忘了,然后那个领导就提着人的脖子,说,我们做了同样的事情,提他不提我,什么事啊?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9、佛家所谓“功不唐捐”,没有白白浪费的功夫,没有白白的付出,每一种努力和付出之后必然会有回报,只不过这回报不一定是立刻就能看得到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不也是在告诉我们“先事后得”和“先难后获”的道理吗?

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前几日,朋友圈传来一个好消息:由国家教育部、山东省委省政府共同建设的全球儒学研究传播实体平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山东曲阜正式成立。众多儒学专家学者相聚尼山,共同见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诞生,共谋儒学发展大计。站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尼山,放眼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一体,四海之内兄弟一家!由此,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为题,创作了这幅画面。愿儒学之光辉耀人类,世界各族人民和谐共生,祥泰安宁!

22、你觉得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挺好的?是不是维摩诘居士看起来跟孔子有点像?他活到72岁,法王也是72岁。原来我们批评过,我也参加过。时代不同的变化。

23、(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4、解读: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25、当你读《论语》读到一章觉得这智慧真高啊!这就是你智慧长进的时候,你的心中充满智慧,你以智慧来过生活,以智慧来充满你的生命,这就是仁者的境界。每个人去读《论语》就会有这种感受,只不过有时持续一小时、一天或二天。最有智慧心灵越清明的人,就感动得越深越久。 

26、转眼间,2018年又过去了四分之虽然不是站在大河之边,但仍然会不禁感叹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7、如果一本书没有趣,这本书的生命力必然有周期。很多人认为论语是一本学究书,其实不然。

28、孔子终其一生,我们看到都是他四处奔走,他周游列国,大半辈子都在推销他的“大道”,推行他的救世理想,他渴望恢复周礼,重现三代之治,可春秋末年早已礼崩乐坏,但他政治理念总是无主招领。他并不气馁,带领门徒奔走相告,历经生死考验,“受厄陈蔡间,七日不火食”“桓魋欲杀孔”“与弟子相失”等等,但他概不放弃。

29、子夏说:“追求广博的学识,树立笃定的志向,提出恳切的问题,致力于现实的思考,仁就蕴含其中了。”

30、一次,樊迟问孔子“崇德”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孔子回答说“先事后得,非崇德与?”他告诉樊迟,“先要付出劳动,然后有所收获,这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

31、译文:孔子说:“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项而不去做,便是没有勇气。”

32、辜鸿铭一直留着长头发,思想上没有舍弃传统文化。有种说法,他留学回国,西方有些学者科学家来大陆交流,一位学者以不屑的态度对辜鸿铭说,孔子的理学有什么了不起啊。辜鸿铭说,现在我们对科学治学精神也很佩服,刚才吃饭时你让我坐在餐桌,这就是孔子思想,不然按照西方思想,我们就会开始竞争,饭都吃不上。这段话简单,但意味深长,如果只有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那也许我们吃一顿饭都有困难。

33、另外一句是“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够就眼下的事情选择具体的事例,一步步踏踏实实做起来,也就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34、这句话的背景在《史记·孔子世家》为:孔子过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音tuí)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大意是,宋国桓魋追杀孔子,拔掉了孔子讲学的大树。孔子和弟子们在逃跑途中,弟子们催促说,“师傅,能跑快点吗?”孔子不紧不慢地说,“上天把德赋予我,桓魑这个人又能把我怎么样?”

35、在孔子的学生中,被智慧所感动得最深远长久的是颜回,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回感动三个月,三个月整个生命都在充实、饱满、光辉之中,在非常的清明纯淨当中。三个月啊!各位,当你读到这一张章,难道不会起一种恭敬之心?这实在是太伟大的人物了!你曾经有这种感动吗?假若没有,你就好好地学吧!不要再批判了,不要再说颜渊三十二岁就死了,没有做出一点功业,他算什么! 

36、读《论语》本身是如此,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利目的,不为了考试,也不为了写论文……只是在诵读的过程中,越来越找到与自己的精神相契合的东西,于是埋着头一直读下去,读下去,而且越读越有趣味,越读越深入。

3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38、时刻保持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遇事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好吃的,让父母享用,这样就算是孝顺了吗?

39、译文:孔子说:“君子能联合人,却不拉帮结伙,;小人只拉帮结伙,却不联合人。”

40、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1、子张第十九(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4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4、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开始于此。

45、博学多识的孔子,听说竟然有大家都不认识的叫不出名字的怪兽,就去观看。结果一见面,就哭了。掩面大哭,泪水连衣襟都湿透了。而且连连的问那只动物说,“你为什么来呀?为什么来呀?这是麒麟啊!”

46、晚上不睡觉,白天不学习,孔子很生气。本该学习的时间睡大觉,睡觉的时间却熬夜打游戏上网看剧,确实不对。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一顿痛批成了后世老师们效仿的“千古名句”。其实学生天资禀赋不不可一个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孔子对学生昼寝这件事是持宽容态度的,爱睡觉的宰予后成为孔门弟子言语科的魁首,证明了孺子可教也。认识到孩子的不足,但是没有停下手中的雕刻刀,把“朽木”修炼成材,也许不是国之栋梁,但也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47、读了这么多年《论语》,“先事后得”和“先难后获”,这8个字越来越为我所喜爱,这种喜爱来自于对经典的诵读,也来自于生活的实践。

48、但是到了清朝,刘宝楠《论语正义》指出,《论语》中对闵子骞、冉伯牛和冉有也各有称“子”。

49、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0、这是孔子在晚年的第一次大哭,为什么哭呢?为吾道穷矣而哭泣。所以孔子写春秋,写到了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就噶然而止,不再往下写了。

51、颜回死了,死于穷困和疾病。一个道德修养可以被称为圣贤的人。终其一生,却没有得到任何社会的任用。虽然颜回自己不改其乐。可是一个贤才不能够被任用的社会,原本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5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54、古人看重孝道,所以圣人首先会教育孩子要孝顺父母,当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就不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没有因此对人进行十分严格的限制,而是说“游必有方”,表明如果确实需要去远的地方学习、办事,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去到了哪里。

55、《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56、孔子认为真正的孝顺要发自内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只有真正孝顺父母的人,才会由衷地表现出愉悦的神色。胡适曾经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57、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58、王阳明说知行合我们读《论语》感动之真切的地方,就必定要去实践。你把它落实在生命中,你就改变了生命的现实状况,《论语》是一本赞天地化育的书。一个人要使你的生命回归天地,能够上通千百世下开千百世,就请你读这种智慧之书。因此有福气的人才能够读《论语》,福气大的人多读《论语》,没有福气的人读《论语》也会增长你的福气。让我们共同来读《论语》!

5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60、后台回复“共读群”,获取入群邀请,与木鱼君一起共读鸡娃。

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2、每一个人读《论语》,要依照自己当下的程度去读,要在每个当下之中去体会。并不是学问多的人读《论语》所得就多。读《论语》是要改善、提升我们境界,是要充实我们这一辈子的价值。读《论语》不拘每一个人,只在每一个当下。 

63、《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64、第二个快乐的事情,有朋自远方来。现在也不一定是快乐的事情,花费时间陪着他,所以孔子的说法不一定是对的,朋友来了是痛苦的事情。我们开法会时,有些道友特别痛苦,很多习惯他们都不满意,再怎么对他,出离心就出来了,菩提心还没发。世间意义,也许朋友来了还是会痛苦。

65、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66、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7、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8、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69、经常为孔子驾车的樊迟,在孔子的弟子中不算是天赋很高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比较鲁钝。但他愿意思考,愿意追问。孔子在回答他的问题时,会尽可能更浅显一些,更直白一些。

70、君子之乐,在历史的河流中交相呼应,隔空传唱,超越时代,超越山河,映衬了人性的光辉。君子让乐提升了品质,乐在君子身上找到了光泽。

71、《围炉夜话·第一七六则》说:“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7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bì),小人比(bì)而不周。”

73、《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7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75、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76、在中国,孔子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世界上,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世界十大名人之首。1988年1月,七十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宣言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十五个世纪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将在未来的世界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7、丘吾子说:“我年轻时游学天下,失去了双亲,这是第一失;后来我辅佐齐君,但他骄奢淫逸,失去人心,我没尽到臣子之责,这是第二失;我重视友谊,但现在朋友都已断了联络,这是第三失。树想要停下来,风却不停;子女想要尽孝,可父母却已经不在了。时间不可再回,双亲不能再见。请让我与您告别吧”于是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78、但孔子讲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对我们讲是快乐的,对我们的相续有帮助的善友来了,我以前没得到很多知识可以得到,另一方面我自己以前所学到的很多智慧可以分享给他。比如一个人在东方,一个人在西方,两人在一起互相碰撞非常有意思。

79、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80、前沿历史大概如此。《论语》很多学者和国学大师都有不同解释方法,我们这里的解释,也不是完全你错我对,因为每人对古文的解读可以有不同,见仁见智。现在二千多年的思想,今天的智慧来进行剖析,应该有不同获得。汉语有这么长时间历史,我们还看得懂。很多文字和语言大概几百年几千年前真正现在看得懂很少。

81、《论语》是中国人的一本“正经”,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修身、处世、为政等方面都有多角度阐述。在山东济南,有这样一支队伍,常常聚在一起研读《论语》经典,目前已举办了83期,相约学生同道、社会各界朋友一起研读《论语》、探讨君子之道。《论语》研读活动是山东财经大学王蔚教授创办的,王教授在《论语》研读方面有独特的认识和把握,也形成了自己的粉丝圈,带动了一大批喜爱《论语》的朋友。他奔波走读在齐鲁大地,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通过研读《论语》,不仅能体会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论语》的鲜活与亲切,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活力,充满正能量。

82、解读: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83、“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对道德的最高追求。孔子认为,“仁”既是个人的必备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守的原则。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道:“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84、春秋时代战乱纷飞,整个世界来看,那一期间是文明的崛起,轴心时代,整个东西方文化昌盛的黄金时代。因为孔子八岁时,按照世界佛教联合会南传佛教佛历来讲,释迦牟尼佛应该是公元前543年降生,今年是佛历2562年。之前道教创始人老子公元前571年,孔子与他们有二十年差别。孔子离世十年后古希腊雅典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出世,离世五十年柏拉图出现。他们的宗教哲学思想昌盛至今,我们可以思考,听起来是春秋这个时代,公元前五百年,人类历史上特别了不起的各个宗教和哲学领域的伟大人物出现于世,他们的思想迄今常存。

85、译文: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86、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