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舆论监督93句精选

舆论监督93句精选

admin 2023-04-19 09:09 心情说说

舆论监督

1、2018年7月26日,大众日报头版开设“大众调查·聚焦难点痛点堵点”栏目,首篇推出重磅舆论监督报道《17路记者暗访17市政务中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截至目前,该栏目已刊发各类舆论监督报道超过100篇。

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监督方式之一的舆论监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焦点访谈》创办时,“舆论监督”这个词还很生僻,缺少监督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社会面貌。在这种情况下,《焦点访谈》应运而生,用每天晚上的13分钟来向公众普及舆论监督这个词及其所具有的推动性力量。

4、《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

5、监督报道绝不是为了制造麻烦、放大矛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帮忙不添乱,才是党媒开展舆论监督报道的初衷与目的。山东各媒体开展的包括“大众调查”“问政山东”“今日聚焦”等栏目,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热点。有不少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反映,媒体监督让一些工作开展起来更顺畅了,让干事创业更有劲头了。(舆论监督)。

6、我曾经写过一篇评论,批评某地是“一个没有新闻的城市”,据说后来当地一个领导很不满地说:我们怎么可能没有新闻呢?我们只是没有负面新闻,而多是正面新闻。怎么可能呢?正和负是相对存在的,你能找到一张只有正面没有反面的纸吗?我说的“没有新闻”,当然不是指报纸上没有报道,而是指没有舆论监督类的新闻。没有新闻,权力和治理缺乏舆论监督的“修理”,一个地方的社会生态和官场生态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7、  这家公司的问题,以及公众在网上的诉求,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日常舆论监督畅通,媒体对这种涉及重大民生的企业和领域的监督没有障碍,出一点问题就会被曝光,民众不会有这样的焦虑,新闻也不会是“爆炸性”的。一方面,日常的舆论监督会对企业形成约束,更重要的是,“日常顺畅的曝光”会让人放心。前段时间一句话在网上被广为传播,代表了一种人心:报纸干净了,社会就脏了;反之,报纸上脏,社会反而让人放心。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8、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抵触舆论监督,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9、对于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接受监督应是全方位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10、舆论监督一词,是中国新闻学术界的发明。有记载说,最早是80年代初甘惜分老人提出来的。甘老深居不出,已十多年未见,未能当面聆教。

11、然而,今天这条消息让我们看到,《焦点访谈》之“焦点”依然在舆论监督方面探索,“越生猛越好”五字也看出它将重拾曾经的锋芒。

12、众多实践证明,通过舆论监督对问题发现得越及时、越深入,就越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反之,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鸵鸟政策,甚至“捂盖子”,则不利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甚至贻害无穷。

13、  舆论需要平衡,信息应该尽可能地充分,不能失真。假如舆论场上多是那种吓尿体、马屁体、自拍美颜体,没有正常舆论监督的平衡,没有批评报道,传播就会形成扭曲的哈哈镜效果,失去了通过媒体客观报道塑造理性价值观和健康世界观的框架功能。

14、“日常顺畅的曝光”会让人放心,前段时间一句话在网上被广为传播,代表了一种人心:报纸干净了,社会就脏了;反之,报纸上脏,社会反而让人放心。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15、刘秀当年饿了一夜的山西穷村,现在能吃饱吗?

16、让公众知道的真相越多,人心就越有安全感,这就是舆论监督的最大意义。否则,平常看起来“岁月静好”,突然曝出一个大新闻,对公众的冲击将是爆炸式的。缺乏舆论监督报道的日常铺垫,人们会把问题想象得严重得多。这是舆论黑箱下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也是信息不对称下本能的心理防卫,对“突发负面”的报复性反弹。

17、回到对批评性报道的讨论,媒通社(ID:mts1000)认为,从全国范围来看,要让读者找到批评性报道在哪里,某些固有思维还有待转变:

18、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以舍弃正常的舆论批评为代价,本质上,正面导向意识与批评性报道的目的是趋同的。

19、人民日报:“00后”的身上有着与以往年轻人不同的气质

20、舆论监督能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对于一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党纪国法之外多一道舆论监督,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啻为一种有效选择。

21、▲11月8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来信调查工作室与人民视频联合推出这款融媒体产品。

22、舆论监督,发动群众的力量,发挥媒体的优势,能时常提醒领导干部规范用权,防止以权谋私,不正是一种爱护吗?

23、  雪窦山全球智库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经济时报社共同主办。使命是为各国智库机构提供一个高层次对话的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相互联系,推动各国智库间的友好交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4、既不能把记者当成特权人员,也不能把记者当成特殊人员,像记者坚持客观真实一样,外界对记者这个职业也应保持客观真实的心态。

25、舆论监督的客体,指的则是实施舆论监督的主体所指向的目标,新闻舆论批评与督察的对象。

26、  如果日常的舆论监督顺畅,人们一方面会觉得“负面无法遮掩”,对信息透明有信心,另一方面,日常的监督报道提高了公众的心理阈值,对问题会有一个稳定和理性的判断,不至于动辄被那些消费公众焦虑感的爆款网文带节奏,不至于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新闻”。

27、舆论监督凋零,理性的负责任的报道跟不上,而碎片化的网络表达又呈爆炸之势,自媒体太多,调查记者太少,事实报道跟不上,事实缺席下情绪爆炸。

28、  听得见最尖锐的批评,提高对批评和监督的耐受力,尊重新闻专业主义,尊重媒体的舆论监督,尊重媒体累积公信资源的公共性实践,而不能用过于工具化和功利性的心态看待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回归常识,尊重媒体成为有公信力的、让公众依赖的第三方,是媒体之幸,公众之幸,也是政府之幸,国家之幸。愿山东“鼓励舆论监督”之举真能落到实处!

29、而就在本组报道推出不久,大众日报记者再次集中暗访,并刊发《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关键还要事办好》(8月17日)《不动产登记,离“一次办好、五日完成”还有多远》(8月31日)报道。先后揭露了相关部门不担当不作为、执行慢、效率低等现状,揪出了流程不合理、数据不共享、乱收费、奇葩证明等诸多导致群众和企业“多次跑”“事难办”的深层次问题。报道刊发后,文中所涉问题绝大多数得到了整改解决。

30、公信力是引导力的前提,失去了公信力,说的话没人信,那媒体怎么去进行舆论引导呢?可能很多地方干部已经尝到了“媒体缺乏公信力”带来的恶果,出事后,通过本地媒体发通稿,借助地方媒体发声,可媒体说什么老百姓都不信,人们把媒体当成官方“附庸”。

31、其他监督形式总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与其他监督形式不同,舆论监督的最大特点就是公开性和开放性,也是其力量所在。

32、  前段时间上上下下反思了这两年盛行的吓尿体哭晕体,这些浮夸的文风不仅形成了舆论场上的膨胀,传播了浮躁、盲从和自大,更大的恶果是,造成了我们对自己、对他国的战略性误判。

33、《焦点访谈》不断在空白中摸索,一寸一寸地开拓舆论监督的空间。它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效途径,以电视的方式促进了民主法治的进程。

34、明明是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报道,却被有的地方政府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个别地方干部这种“舆论监督过敏症”需要脱脱敏,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

35、舆论监督不受地域、行业限制。监督对象和内容的广泛性使得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受限制少,监督面最广。

36、官大学问大、权多项目多:学阀当起科研“掮客”!

37、  舆论引导,不是想引导就能引导,引导是需要“资本”的,这个“资本”就是公信力。公信力的本质在于,说了别人会信,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对于媒体来说,就是通过日常报道证明自己是一个说真话、报道事实、捍卫公共利益、负责任的媒体。——而这种公共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舆论监督报道所形塑,激浊扬清,鞭挞丑恶,揭露腐败,追问真相,回应民众的诉求,尊重公众的知情渴求,与民众有着良好的互动。权力是依赖的函数,公众充分依赖一个机构,遇到问题去寻求曝光,有疑惑时向其寻求确定并权威的解读,这个机构就拥有了公信力。

38、  舆论监督凋零,理性的负责任的报道跟不上,而碎片化的网络表达又呈爆炸之势,自媒体太多,调查记者太少,事实报道跟不上,事实缺席下情绪爆炸。

39、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第一本能,就像猫捉老鼠、啄木鸟抓虫、老虎吃肉一样,不捉老鼠的猫,那还叫猫吗?那叫宠物猫。

40、少数领导干部之所以抵触舆论监督,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41、忠言逆耳利于行。还有的地方党政部门在相关报道刊发后,及时推动各项问题解决,并创新让市、县领导到政务服务大厅“坐班”等制度,将工作做到了全省前面,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肯定。

42、舆论监督顺畅的传播语境中,舆情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新闻规律,日常点滴的释放成为问题的阀门,传递了常态的信号,很多“公众反应”是可以预期和预判的——日常零星的报道,给了官方窥见公众反应的机会,也让公众窥见政务、理解官方,信息对称之下保持良性的舆论互动和良性的舆情基本面。而舆论监督的缺失,打破了这种平衡,两个舆论场无法打通,舆情变得越来越没有规律,动不动就是失控的爆炸式,互动模式变成彼此充满敌意的“互相伤害”,而不是良性互动。这种互相伤害的状态中,官方既有的应对系统被爆炸式的舆情所碾压。

43、舆论监督的实质就是人民是否有权利充分反映自己的意见,是否有权利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进而言之,就是表明人民是否充分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也是民主政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

44、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监督方式之一的舆论监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5、  整天活在这种文章中,越来越走向心灵的封闭,误判了别人,觉得别人都是纸糊的,害怕中国,动不动就跪。误判了自己,觉得自己是老大,能主宰世界了。――可真相并非如此,没有对真相的揭示,没有让人冷静的凉水,都是让人狂躁的鸡汤,真打起来,不知己知彼,怎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46、文章指出,舆论监督能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对于一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党纪国法之外多一道舆论监督,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啻为一种有效选择。

47、售价翻百倍,回扣达90%,低价游到底有多黑?

48、还有,舆论监督的凋零,也使当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危机,很多新闻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人们只会进一步抛弃媒体,塔西陀陷阱进一步加深。

49、对舆论监督的“反感”,源自对监督工作的“敏感”。少数地方基层干部为迎合上级领导“更看重成绩成就”的心理,长期报喜不报忧;个别干部对舆论监督有偏见,认为媒体只能“抬轿子”不能“扯袖子”;还有部分地方片面以负面舆情多少考核下级工作,导致基层干部滋长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

50、白岩松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道,《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属性越来越弱了,最惨的一年里,《焦点访谈》只做不到60期舆论监督。在《焦点访谈》坚守19年的元老敬一丹也不得不承认,《焦点访谈》是渐变的,191998年的《焦点访谈》是有锋芒的,现在就变成了“你懂的”。 

51、权力与监督须臾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一方面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巡视监督常态化等制度性建设不断推进,一方面是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对权力的监督约束越发严格,各级领导干部也越发自觉接受监督。

52、具有威慑力。与其他监督形式,特别是法律监督相比,舆论监督具有非直接强制性,但舆论监督同样具有强大的威慑力,“不怕通报,就怕见报”。

53、开放性。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舆论监督使得每个舆论监督者地位平等,意见自由,相互之间的意见和建议相互交融。因此,舆论监督是在占有大量信息和不同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人们乐于进行这种监督,积极参与其中。

54、舆论监督是与党内监督有机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积极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对于舆论监督,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正确面对,这也是为官从政的一个基本功。

55、  第三方在哪里呢?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法院和媒体应该是最主要的“第三方资源”,权利受到侵犯,普通人起码有两个渠道可以寻求救济,一是法院,一是媒体――也就是法治社会人们挂在嘴上的两句话:到法院告你去,到媒体曝光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法官做出裁决。可现实是,我们的司法存在不少问题,有时候判决缺乏公信力,维权者常去寻求媒体报道的救济。媒体应该成为另一种可依赖的“第三方资源”,站在客观中立角度,用符合新闻专业规范的报道,以事实和真相去“澄清谬误”和“明辨是非”。――可如果一个媒体平常看不到舆论监督,都是正面报道,都是歌颂赞美,人们怎么会把媒体看成是可信的“第三方”?

56、然而,知与行之间,有时难免存在差距。个别领导干部对监督或多或少存在抵触,尤其是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在此前的监督性采访中,笔者就曾遇到个别地方领导干部的“抵触”,面对事实或顾左右而言他,或试图找关系“灭火”,在他们眼里,舆论监督是来“找茬儿”“挑刺儿”的,“来者不善”,于是“能躲就躲,能蒙就蒙,能瞒就瞒”。

57、  当然,媒体要报道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只是批评和监督,也有阳光、温暖、柔情和岁月静好,总之,要客观地反映这个真实的世界。在媒体公共性和公信力的塑造中,舆论监督报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监督,没有批评,没有问题,媒体呈现的肯定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话说得有点儿极端,但现实是,当人们从媒体报道中读不到真实、真诚和真相时,对媒体说的所有话都会持一种保留态度,媒体也就没有了公信力。

58、  “塔西陀陷阱”这词这段时间很火,说的是公众对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失去信任,无论官方说什么,公众都不信——即使说的是真相,公众也觉得是政府在“洗地”,辩解就是掩饰,掩饰就是事实,老百姓成为“老不信”。其实,最怕的不是官方落入“塔西陀陷阱”,而是媒体也跟着一起掉进这个陷阱,媒体的报道也没人信了,人们觉得媒体跟官方“站一起”,那是最糟糕的。热点事件中,媒体应该能成为客观的第三方,用客观报道去还原真相,用事实和常识驱逐谣言,用理性驱散情绪,可当媒体因为失去舆论监督能力和批评功能,都是正面消息,都是点赞鼓掌叫好,跟政府绑得太紧,甚至完全成为地方传声筒,怎么能让公众相信“舆论引导”中所言是事实和真相呢?

59、二是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及有关人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

60、7月26日,《17路记者暗访17市政务中心》报道刊发后,7月27日-31日,大众日报连续5天刊发《“决不能来回踢皮球折腾群众”》《“这重重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快改,真改,举一反三抓整改》《当好“店小二”,不当“大掌柜”》《共同答好舆论监督这道必答题》5篇文章,聚焦各市各单位各部门就首篇报道后的整改情况,从思想认识、实际行动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反馈。

61、暗访:网红主播如何炼成?有的整容后收入1万保底

62、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决不能拒绝监督、逃避监督。

63、换一个角度看,加强舆论监督不仅是对权力行使的规范,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保护。有的地方政务公开栏上写着“爱护我请监督我,关心我请批评我”的标语,细细琢磨,话语浅显道理深刻。

64、有的滥用权力,做了亏心事,见不得光,害怕面对舆论监督;有的没有有效行使权力,履职尽责不到位,怕曝光以后被追责问责;有的认为“聚光灯下不好办事”,担心舆论监督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65、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各自有着不同的职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党内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的核心,民主监督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权力性监督,法律监督是一种专门性和程序性的监督,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66、一方面,舆论监督自身可以揭露和抑制社会丑恶现象;另一方面,舆论监督还可以转化为其他监督形式,如通过暴露违法犯罪问题,可将舆论监督转化为法律监督,转化为监督机关的监督,由个别监督转化为普遍监督,等等。

67、更多及时资讯欢迎关注《传媒茶话会》微博:@传媒茶话会

68、有的滥用权力,做了亏心事,见不得光,害怕面对舆论监督;

69、长期以来,始终有人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对立起来,一说舆论监督就等同于抹黑、污化和泼脏水,这种观念长期影响一些领导同志对公众和媒体监督的态度。

70、不少地方官员都跟我过聊过一个话题,他们觉得越来越怕舆情,因为现在很多舆情越来越“无规律化”,一篇自媒体报道就能点燃一个爆炸式的舆情,一间之间形成病毒式的传播,迅速发酵,迅速升级,迅速敏感化,迅速不可控,官方既有回应系统根本来不及启动,舆情好像就决堤了。不是不想“及时回应”,根本就来不及啊。黄金24小时,黄金12小时,黄金8小时,黄金4小时,纸上谈兵,根本没有用。一夜之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蔓延成一片焦虑的汪洋。

71、开放性。其他监督形式总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与其他监督形式不同,舆论监督的最大特点就是公开性和开放性,也是其力量所在。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的舆论监督使得每个舆论监督者地位平等,意见自由,相互之间的意见和建议相互交融。

72、本文原载于《新闻战线》(2020年4月下)

73、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白尚成则在两会上首次回应银川公交纵火案:(纵火案)暴露了基层干部对待这些事情的敏感性、尤其是责任心的缺乏,反映到作风问题上就是不够严谨。如果我们履行了自己的责任,这件事可能就不会发生。在两会这一被媒体和公众高度聚焦的舞台上,以上两位代表能有如此坦诚态度,对敏感事件不回避,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敢于自省,无疑值得肯定。现实中,不少官员对于舆论监督总是戴着有色眼镜,在有的人意识里,舆论监督就是抹黑。舆论监督暴露出问题,有的官员不是反省自己,而是把问题归咎于媒体。

74、经查实,这条“诚征线索”的消息最早由中央电视台原《焦点访谈》节目总策划人余仁山在某媒体人交流群发出,后经群成员转阅后传播开来。

75、细数每篇报道,涵盖了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为主的“一次办好”“双招双引”,以及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旅游、社保、环保、公安等各个领域和省内16城市,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

76、  让公众知道的真相越多,人心就越有安全感,这就是舆论监督的最大意义。否则,平常看起来“岁月静好”,突然在食品或药品安全上曝出一个大新闻,对公众的冲击将是爆炸式的。人们会怀疑平常的那些“好消息”是不是假的,即使问题并不严重,但缺乏舆论监督报道的日常铺垫,人们会把问题想象得严重得多。这种舆论黑箱下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也是信息不对称下本能的心理防卫,对“突发负面”的报复性反弹。

77、如果您不愿我们以这种方式转载,敬请联系删除,谢谢理解!

78、要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积极畅通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79、.规范网络舆论最根本的是规范网民的言论,网民参与程度日益深入,网络信息量逐步增加,对网民的素质考验和要求也逐步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关系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网民在复杂的信息面前保持清晰的头脑,用理性和专业的知识去理解和判断网络事件的前因后果,提出充分反应网民意志的意见和观点,对舆论监督起到积极作用。

80、没有新闻的地方,尤其是官员,一定缺乏面对媒体和公众诉求时的回应能力。对于官员与媒体的关系,著名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先生有个很妙的比喻,他说官媒关系就好像合作开一辆车,官方是踩刹车的,媒体是踩油门的。车要稳稳往前开,需要刹车和油门的精妙配合,媒体通过曝光推动问题的治理,官方通过回应避免舆情爆炸,就是刹车的功能。没有新闻,缺乏舆论监督的推动,一个地方平常死气沉沉,一旦出事,往往是爆炸式。而官方由于平常缺乏舆论监督的“修理”,舆情面对往往呈现出“不敢说、不会说、不愿说”的傻白甜状态。

81、在“天价鱼”事件中,正是媒体对于事件疑点的猛追,才使得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业蒙混过关的企图破灭,使得责任部门及其官员监管缺失、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充分暴露。这一切都暴露出基层治理的症结所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入点。所以,明智的官员不仅不该抗拒舆论监督,更应该对舆论监督闻过则喜,这才是正常的心态。在全国两会上,那么多参会官员,不仅要谈宏大的国计民生,也要像黑龙江、银川的主政者一样,不回避自己治下发生的公共事件,积极回应舆论监督的关切。反省体现出的是种责任感,有反省才有进步。拒绝正视,闪躲回避,只会给人心虚的印象,并埋下重蹈覆辙的隐患。市长、省长以正常心态对待舆论监督,理当给与肯定。而不容忽视的是,现实中有不少基层官员仍然缺乏这样的认识,因而,现实中往往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对待舆论监督的正常心态往往越到下面越在减弱。希望一些高级别官员在两会上的积极言论,也能最终推动基层官员或工作人员的观念改变,从而推动社会善治。到时候,既没有天价鱼,也不会有“天价鱼风波”。 □于平(媒体人)

82、如果日常的舆论监督顺畅,人们一方面会觉得“负面无法遮掩”,对信息透明有信心,另一方面,日常的监督报道提高了公众的心理阈值,对问题会有一个稳定和理性的判断,不至于动辄被那些消费公众焦虑感的爆款网文带节奏,不至于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新闻”。

83、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

84、广泛性。监督主体存在于各种‍社会阶层、群体、组织乃至全体公民之中。同样,监督客体包括党‍和国家的一切政务、一切有关公共利益的事务,乃至整个社会思想、风尚等。

85、舆论监督凋零,没有日常舆论监督报道的脱敏,很多问题都会“敏感化”。――脱敏是最好的舆情减压方式,而缺乏日常脱敏,寄望突发事件的舆情压力下去脱敏,很难做到。

86、在信息日益丰富的情况下,舆论批评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人们对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论辩、辩驳乃至争论,即众多个体意见的充分互动,最终达到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87、专业性。新闻记者所接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使他们观察更敏锐、思考更全面,由此而形成的结论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相对于群众监督的自发性,法律监督的事后性来说,舆论监督更具专业性,能取得更好的监督效果。

88、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89、媒体做舆论监督,就像啄木鸟给树木“看病”,合理及时的“治疗”能让大树根强体壮,避免病症蔓延加深,“拖挡拒压”只会延误“病情”。只要媒体立场公正、方式合情合理、监督有理有据,就理应得到配合维护。

90、中央新增“负面清单”,给党员干部划出了哪些红线?

91、  说实话,如果我们的官员在日常没有面对一个真实的媒介环境,给他们营造了一种“出事反正会有上边给擦屁股”的预期,没有日常舆论监督的压力,回应公众的能力会越来越退化,这是课堂上那些所谓的“模拟演练”无法补救的。没有一般性的舆论监督报道的磨练,有些官员对舆情的心理阈值极低,一点小事也会如临大敌,一点小批评也会恼羞成怒,过度的“应对”只会刺激更强烈的反应,小事“应对”成大事。

92、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我们期待,在多方努力下,舆论监督报道的阻力能够大大减小,推动各方面工作得到改善,切实助力社会发展在公平、法治、阳光的轨道上运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