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92句精选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92句精选

admin 2023-02-24 10:29 心情说说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

1、品德高尚的人所遵循的处世原则,是干实事而不与人争高下。

2、有和无可以互相转化,难和易是互相形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显现的,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3、(译文)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7、(翻译)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摘自《老子·道经·第八章》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10、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11、道进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会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转而论述人的行为规范。德与法都是规范社会与人的行为的约束力量,但在老子那里两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认为,上德的本质与道之德的本质同于因此上德源自于“道”。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于常人所言之德。

12、那些轻易承诺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真的很实用。真正想要帮你的人,会问清楚你现在面临的是哪些困难,需要帮到什么程度,会认真考虑自己能帮到哪些,而不是张口就说行行行,好好好,你尽管说,这种人往往是不靠谱的。

13、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14、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1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经典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16、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7、解悟:顺其自然的,才是最好的,越是刻意追求的,往往就越坏事。你踮起脚来,想让自己高一点,却发现很快就站不稳了;你想走得快一点,迈大步走,却没想到没走多远,就已经走不动了。

18、注: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19、(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

22、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2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4、8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25、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2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7、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28、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29、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30、真实可信的话并不美丽,美丽的话也并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去诡辩,诡辩的人也不会善良。有智慧的人不会过多的炫耀自己,炫耀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智慧。

31、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32、(感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33、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

34、(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3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3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37、回复数字 120 聆听《道德经》部分章节的唱诵

3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9、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注入之地,因为地势低,所以才能成为百谷之王。启迪人们做人做事要谦逊低调。

40、遇到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容易的地方做起;遇到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

4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摘自《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42、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43、(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44、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45、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4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47、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道德经》

4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德经》

4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1、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5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3、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5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5、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56、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老子 《道德经》

57、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5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59、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60、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6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63、——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6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第八章》

66、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67、回复数字 118 观赏《太极武当》记录片1-7集

6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69、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70、解释: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非常大的器是不需要雕琢之工的;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7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7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74、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6、天”的大道,是利用万事万物,但是不要伤害它们的根基,跟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道理。圣人的行为准则是,要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要跟人争名夺利,这样才能真正的长久。

77、注: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78、(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7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8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8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 《道德经》

82、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83、少则得,多则惑。——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84、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86、                                                                       

87、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88、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8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9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91、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