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尼采为什么会精神崩溃60句精选

尼采为什么会精神崩溃60句精选

admin 2023-03-28 08:40 心情说说

尼采为什么会精神崩溃

1、虚无主义在具体领域中分为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伦理道德虚无主义、法律虚无主义等。

2、这不是虚构故事,而是德国文化史上两位忘年交天才之间的恩怨。如果删去枝蔓就是一个普通剧情:16岁少年仰慕年长31岁的音乐大师,八年执着追膜其艺术主张。一日,通过重重关系终见大师本尊。两人一见如故,青年称之为“伟大灵魂的邂逅”。受提携的青年哲学家也才华横溢,佳作面世,但八年相惜相爱后,哲学家屡次在公开场合严厉批判音乐大师并与之决裂,大师致死不明就里。(尼采为什么会精神崩溃)。

3、▪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

4、写完《如是说》这本书之后,尼采在SilsMaria旅馆里写给朋友奥维贝克的信中说:

5、20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

6、知识使我们充满信息,智慧使我们成为绝对的虚空,但那虚空又是一种新的充满。当我们放弃幻想,不再总是跟随欲望;当我们放下执念,不再认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这种空灵的智慧就会到来。

7、余明锋:唐末李商隐的诗有些许颓废美学的色彩,但当时整个社会的文明气象已走向衰落。而“一战”前,德语世界非常强盛,德奥文学家们就已经开始感伤了。艺术家的敏锐直觉让他们隐约感受到国家崩溃倒塌的前奏。从思想上看,哲学和文学艺术相当接近。虽然哲学思想需要理性论证的支撑,但哲学家对世界的看法天然带有生命的底色,比如在叔本华看来生命是幽暗的,对生命的最高肯定就是放弃生命。

8、这种从外在世界中寻找到的被别人喜欢的“自我”标准,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9、尼采的读书经历:只爱“一个人用血成的东西”:笔记:“路德的圣经仍然是最优秀的德文著作,与之相比,其他著作不过是文献”。还说,路德圣经的力量是背诵和朗读,“唯独在德国,布道者才知道,一个音节、一个语词闪耀着什么内容,一个句子在多大程度上搏动、跳跃、迸发、延宕,慢慢地结束;他唯独倾听良知”。此处:“用血写箴言的人,不愿被人读,而是要人背出来。”“爱血”是趣味,血就是精神”“深黄和火红合乎我的趣味,它把血掺进一切颜色里”.“精神本身会发臭”,血不是基督教会胜利的见证,烈士的鲜血浇灌了教会的种子。

10、▪Portrait of Friederike-Maria Beer,克林姆特(GustavKlimt)绘

11、这只是尼采反对瓦格纳的一个表层原因,当时德国基督教信仰如此普遍,何至于如此深恶痛绝呢!以后三部分都有专章谈瓦格纳,“疯狂前夜”写了两本反对瓦格纳的书,1888年圣诞节时还在编写《尼采反瓦格纳》,次年1月3号就发疯了。尼采对瓦格纳爱恨情仇如何成为一个心结?本章暗示受到瓦格纳的陷害,被迫离开:“对你怀有暗害之心报答你的恩惠”“你的无言高傲总是不合他们的口味”,“你要当心小人”;“我的朋友,逃到你的孤独中去”。最近发现的新资料可以解释。

12、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13、尼釆否定了世界虚幻的实在性,和真理虚伪的客观性,推翻了终极价值的存在,他推翻和打倒了上帝,他认为真理是意志为了某种目的而被制造出来的。

14、“哦,酒神告诉我的是多么不同!哦,正是这种听天由命主义当时于我是多么格格不入!”叔本华停留于悲观主义,他认为只要我们还是欲求的主体,那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持久的幸福。尼采正是在这一点上义无反顾地与叔本华决裂,由悲观主义出发而走向对悲观主义的反抗和超越,并由此形成了他的“艺术形而上学”。也就是说,尼采是一方面利用叔本华的分析术语,另一方面又从根本上颠覆了叔本华的核心观点;尼采的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就像穿着希腊外衣的表象与意志。在尼采的晚期思想中,与叔本华之间则更多的是一种对峙,他简直就是在用叔本华的手段反对叔本华。叔本华反对非道德主义和敌基督者,而尼采就是最大的敌基督者和不倦的非道德论者。叔本华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将我们从意志、欲望、获取和痛苦之境解脱出来。”尼采反驳之:“不,艺术的价值在于成为生命意志的一种伟大的自我确证,成为生命的一种刺激,意志的一个唤起者。”叔本华说:“在经验特殊性的面纱背后,存在着一个无时间性的实在王国。”尼采则反驳说:“不存在彼岸,存在的只有这个世界,是自我诋毁的本能冲动投射出一个彼岸。”叔本华哀叹:“假如我不曾存在,假如世界不曾存在,该有多好啊!”尼采反驳:“我爱且愿意一切已经发生者,并愿意其永恒复返。”..虽然他的一生都在反驳叔本华,但他依然承认,叔本华是他的一位“教育者”,一位“启示者”,一位站在对面的“大师”。

15、“超人”是什么呢?尼采说:“超人乃是大地的意义。”超人是“忠实于大地”的人,是面向现实的人。他们把那些阔谈超尘世、空讲来生的人视为放毒者。只有让上帝死掉,人们才会摆脱对虚幻天国的迷悟,重新用脚着陆,珍惜现实的自己。

16、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17、从表面看,这是一场两个对象间的战斗,但实际却是骆驼与自己的战斗。所以,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自我超越。

18、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最广,危害最深,它公开宣扬“告别革命”,“重新书写历史”,将党史、国史、军史描述成一部争权夺利的野心史,党内斗争史和人民的苦难史,不惜虚抅历史,制造谎言,丑化真实的革命历史,否定英雄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妖魔化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史。

19、“末人”不再把自己视为需要修行跟克服的阶段,他们追求的是在白昼有自己小小的快乐,在夜里也有丁点的乐趣。他们讲究岁月静好,重视健康,平平淡淡。正因为“末人”让人感到轻松,所以在查拉图斯特拉演讲完后,群众就对他狂呼:“把我们弄成这种末人吧!我们就可以把超人送给你了。”

20、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21、余明锋:这个大方向定位非常准,弗洛伊德和尼采两人都将目光投向人类生命幽暗的领域,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或被压抑的性冲动,尼采称之为权力意志,他们致力于挖掘人行为的内在动机。心理学(psycho)的词根来源于希腊文的灵魂,所以我更愿意称他们为灵魂学家。

22、余明锋:某种意义上颓废美学构成了美学的另一半,撇开黑暗只谈光明,光明会变得虚伪。弗洛伊德和尼采都下降至人类的阴暗领域却没有止步于此,弗洛伊德以理性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尝试揭示人性规律,尼采一方面说颓废是现代性的基本征兆,另一方面又说自己战胜了颓废,用颓废去批判瓦格纳。什么是颓废?简单来说是欲望对本能的偏离。本能为人确立了发展方向,但人之为人不能完全靠本能。传统西方哲学以超越感性的理性给人确定方向,但理性在世纪末已经失效,失效后,颓废便成了现代性痹症。尼采与其他艺术家的区别在于,他的颓废论并没有停留于颓废美学,而深入至颓废批判。

23、上帝死了,以基督教为根基的旧价值已经倒掉,现在已经到重估一切价值的时候了,而那些守旧的、愚昧的圣徒却还抱残守缺,真是可悲啊。

24、尼采告诉我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基本观点乃是“永恒轮回思想”,但是这本书采用了隐喻、抒情和箴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系统性的哲学著作,因此读起来更显得晦涩难懂。海因里希·冯·施泰因博士曾跟尼采说,他对《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完全不理解”。尼采告诉他:“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人理解了书中的6句话,也就是说,体会了这些话,那么他可以把普通人提升到‘现代人’所能到达的更高一层的境界了。”尼采认为他跟叔本华相反,叔本华的书直到他年老了才能被人读懂,尼采却说“现在没人读我的书,将来也没有人读我的书。”

25、尼采的一生受尽疾病的折磨。除了脑病,他还从父亲那儿遗传了“慢性头疼病与视力衰弱症”,又曾在普法战争时短期军中生活传染了赤痢白喉,连续几天几夜的头疼和痰阻的折磨,使尼采成了一个四分之三的盲人。忧郁、孤僻、狂妄的性格又使他离群索居,与世人格格不入。尼采的一生,漂泊无依,孤独,疾病折磨,呕心沥血著述,又不被世人理解,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发疯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26、(闵超琴对本文亦有贡献、感谢余明锋的支持)

27、我想,从这个问题开始,“骆驼”就要开始慢慢蜕变了。

28、消极虚无主义 ,就是否定和虚无化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精神力量下降和没落的表现特征。尼采认为消极虚无主义是“弱者”虚无主义。

29、一直以来,尼采除了大脑以外的各个部位都是病态的,只有大脑还能够强有力地思考与运转,但是在都灵的这一天后,尼采的大脑终于也罢工了,最后一个好使的零件,也迈入了它的暮年。

30、完全不谈自己是一种甚为高贵的虚伪。——尼采《人性,太人性的》

31、尼采到底为什么发疯呢?在翻阅了《尼采传:上帝死了!》之后,发现大概有三个原因。

32、尼采认为瓦格纳没有从现代性的“颓废”中走出

33、这就是结合了老子的“复归于婴儿”后,我对尼采精神第三阶段“婴儿”阶段的理解-空灵的智慧,以及合一。

34、查拉图斯特在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个白发老人在森林里寻找树根。老人其实是个圣徒,他藐视人类,敬爱上帝,不屑于跟人群为伍,不肯传授他们智慧。所以他劝查拉图斯特拉不要到人群中去,不要把智慧的火把传递给他们,因为觉醒者在沉睡的人们那里是得不到任何东西。以其还俗拖累身体,不如继续在山里修行。

35、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36、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37、其次,两人对现代性和德意志精神理解也产生了分歧。瓦格纳写过一篇文章名为《什么是德意志精神》,据阿多诺考证,他是第一个以此为题的德国人。而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也对德意志精神进行了相关的论述。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是共同的,即超越和消解民族性。他们对民族性的思考达到了形而上的层面而不是政治性的思考。他们追求超越民族的东西,追求包罗万象的普世主义的、世界主义的精神,而德意志民族的优点就在于广泛吸纳其他民族优点。在这一观点的具体的处理上,尼采比瓦格纳更尖锐与极端,他直指当时的德国人走向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而瓦格纳的超越民族性有部分个人因素,由于他的混血身份,他和当时的德国人是格格不入的,或者说他更加接近于法国人的特质,体现的更多是欧洲人身上的特性。但是瓦格纳本人却是希望自己获得“德意志性”,也就是被德国人所接受的。因此当瓦格纳凭借自己的艺术才华重新被德国文化接受时,尼采十分反感,他认为瓦格纳偏离了自己的天性,做的很多事情是不够“瓦格纳”(超越德意志民族)的。

38、1868年11月,是24岁巴塞尔大学文学系讲师尼采最为幸福的日子,因为他在莱比锡东方学家赫尔曼·布洛克豪斯家中结识了瓦格纳。此前的10月27日的音乐会上,瓦格纳名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和《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让他持续八年的膜拜之心再次高涨。尼采在致埃尔文·罗德的信中高度评价瓦格纳的艺术造诣:“在听这两段序曲的时候,我身上的每一根纤维、每一根神经都在抽搐。我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一种持久的陶醉感了。”

39、考虑到写作的语境,尼采的“小小的真理”中的女人是隐喻,以后歌曲中,女人代表生命、智慧,《善恶的彼岸》第一句:“假如真理是一个女人,那又怎么样?”生命、智慧、真理与尼采若即若离,尼采则表达了如泣如诉、痛苦和幸福交替的追求,构成了本书中“狄奥尼索斯悲剧”和“阿里阿德涅哀怨”的诗歌基调

40、无选择的求知冲动,犹如无选择的性冲动一样——都是一种下贱的本能!——尼采《初期遗稿》

41、所以,在“复归于婴儿”的状态中,人会拥有一种超越“欲”和“知”的状态,会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

42、"当某一动物,某一种族或某一个体失去其他种种本能时,当它选择以及当它偏爱对它不利的东西时,便称它为堕落。——尼采《反基督》"

43、很多人乐于去谈论尼采的人格,比较起来,却少有人愿意谈论尼采在哲学上的建树。他更像一个象征,一个冲破思想牢笼的猛士,大开大合,所向无前。他是一个狂人,支撑起他的疯狂的是耀眼的才华。不是他自己要疯狂的,是这个世界疯狂了,清醒的人只要有一个就会被人们视为疯狂。当历史冲开了烟瘴,人们重新回味那个年代的种种现象,才会发现那些时代的先行者是如何的伟大和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对抗。

44、这一章的“年轻女人”指伊丽莎白和萨乐梅,带有明显的怨气。

45、李双志:莎乐美之所以能同时得到尼采和弗洛伊德的青睐,正是因为她像他们一样敏锐。这种敏锐非常能击中文学家的内心,这也是尼采首先出圈文学界的原因。尼采的语录体很难被学院派哲学家接受,但他作品中诗意化的描写一下就抓住了诗人和文学家的心,成为他们创作的灵感。这一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世纪末,德奥世纪末特指1890年至“一战”爆发前,我们称之为findeSiecle。此后很多人试图模仿世纪末,但都无法达到世纪末美学的高度了。

46、有人说,尼采疯了是因为太过狂妄嚣张,将自己“想”疯了。

47、在这里尼采用的是隐喻的手法,走绳演员象征的就是往“超人”过渡的“普通人”。在这个阶段,是非常危险的,但他毕竟迈出了那一步。所以查拉图斯特拉欣赏走绳演员,对着频死的他说:“你把危险弄成你的职业,这没什么可轻蔑。现在你毁于自己的职业:为此我要亲手把你埋葬。”走绳演员也接受了查拉图斯特拉的学说——“如果你讲的是真相,那么,即使我丢了性命也没有丧失什么。”

48、1879年6月,由于健康的不断恶化,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同时也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这年9月,尼采回到瑙姆堡,一边种菜,休养,一边在身体的不断崩溃中写作《漫游者及其影子》。冬季来临,尼采便迁居阳光充足的意大利南方。1880年,他在热那亚写作《朝霞》。1882年,在明朗清澈的天气里,尼采写作《快乐的科学》。这年4月,他遇到了一个迷人的俄罗斯女子——

49、上帝死后,应该怎么建立新的价值呢?当查拉图斯特拉离开森林、来到城市、站在广场上时,他对民众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

50、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尼采

51、一棵树要长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么它的根就必须更深入黑暗。——尼采

52、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53、这首诗名为《孤独》,写于1887年,也是书名“尼采的天空”的由来。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孤独的哲人形象,像寻找天空的一缕青烟,茕茕独立。尼采作为孤独的哲学家,从未有过属于自己的圈子,而恰恰是这样一个找不到圈子也不想找圈子,最后却被其他圈子不断仰望的人,为我们开启了20世纪。

54、庄子、陶渊明,肯定都是活出了尼采第三境界的人,他们都是活在一种本真的、空灵的、智慧的、“我是”状态中。

55、▪霍夫曼斯塔尔(HugovonHofmannsthal)

56、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终是他温暖的避风港。作为这个家庭中唯一的男性,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但尼采却毅然舍弃了这一切,像个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中飘泊游荡。

57、中国作家、学者郭沫若:“尼采的思想是”五四时期“的意识中心”。

58、“我们曾经是朋友,现在彼此陌生了……我们恰恰因此而变得更加彼此敬畏,对当时友谊的想念恰恰因此而变得更加神圣……我们愿意相信我们星辰般的友谊,即时我们相互不得不成为地上的敌人。”波希曼用富有情感的德语朗读了这段话,带给读者无限的沉思。瓦格纳去世后不久,尼采也疯了,他在《快乐的科学》中留下了这段对于友谊的自白,或许这是深刻的现代性的最生动的白描。

59、尼釆在论述上是把“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放在一起研究的,在他看来,虚无主义不仅是具有消极的,否定含义,更是有积极的肯定力量,就是说,他认为虚无主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消极虚无主义,另一种是积极虚无主义。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