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叶圣陶简介42句精选

叶圣陶简介42句精选

admin 2023-03-25 10:23 心情说说

叶圣陶简介

1、叶钟济极为看重儿子的学业,并立下“弗熟而不得进膳”的家规,教书先生也严厉到“背诵中绝者,戒尺击其头,待童子如囚犯”的程度。但叶圣陶天资聪颖,背诵“均能上口,手掌未尝戒尺”。身为“大儒巷吴家”账房先生的叶钟济还经常带他去接触社会,收租、拜年、贺寿以及婚丧嫁娶等各式典礼活动都让叶圣陶参与其中,让他见识了民情风俗,早早体会到了人情冷暖。这些场景印在叶圣陶对社会的体察和感悟中,呈现在《多收了三五斗》等文学创作里。或许正是受这种走向社会的家庭教育影响,形成了叶圣陶后来一直奉行的“效在直观”教育理念。

2、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叶绍钧满意而去。(叶圣陶简介)。

3、白濛濛的海面上,风在收集着阴云。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洋洋地掠过了海燕……

4、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5、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6、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7、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8、1914年6月10日,叶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9、抗战期间,他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叶圣陶简介)。

10、再来看另一些诗句。这是从高尔基的《海燕》里摘录出来的。

11、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12、而提起叶圣陶研究会,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是做什么的,以及与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关系。其实算起来,叶研会已经走过了31年的历程。今天,我们不妨就说说,你所不知道的叶研会! 

13、上面说的不过是一个例子。这并不是说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这一点必须清楚。

14、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5、根据交流内容和特点,动员有关理事及会员参与到同港澳台地区同人的交流往来中,推进了两岸学术交流,也有效的宣传了叶圣陶思想。

16、《稻草人》是中国现代首部专为儿童创作的童话集,中国现代童话开创者叶圣陶的经典作品,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开山之作!首次出版于1923年,以其中一篇《稻草人》为全集定名。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童话意境、代表性的情景和人物、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语言,为广大儿童创造了生动活泼的童真世界。本书精选叶圣陶31篇童话作品,如《小白船》《稻草人》《聪明的野牛》等,其中多篇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这些看似浅显的故事中蕴藏着深刻的含义,于平实的语言中传递着强烈的感情。

17、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8、今天,为大家带来小学语文课文里的作家(叶圣陶)!

19、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20、1911年11月,改为现名叶圣陶,笔名有叶锦、圣陶、斯提、桂山、秉丞、郢生等。同年中学毕业,后成为乡镇小学教师。

21、考试从凌晨十二点开始,通宵答卷到次日上午。当时还是顽童的叶圣陶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食盒里的马铃瓜上,把功名丢在脑后。这次科考经历在18年后被叶圣陶写进他的小说《马铃瓜》里。考场“吃瓜”的叶圣陶肯定不会想到,这次考试竟是绵延千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没能参加考试的顾颉刚在《记三十年前与圣陶交谊》中提起此事,字里行间充满羡慕:“当科举未罢时,……吾父欲令观场,而吾祖以为不宜太早,……圣陶告我,渠曾往应试,家中为之系红辫线,示年幼,闻之而羡。”

22、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五卅”运动,与胡愈之等人创办《公理日报》,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后又主编中国济难会的《光明》半月刊。同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

23、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

24、我们也相信,叶圣陶研究会将一如既往地团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弘扬、实践叶圣陶先生的学术思想,为推动中国教育、文化、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努力。 

25、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年)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年)。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年)、《火灾》(1923年)、《线下》(1925年)、《城中》(1926年)、《未厌集》(1928年)等。

26、1921年冬,开始尝试童话创作。《小白船》是他的第一篇童话,表达的是“爱”和“善”的理想主义。

27、1962年,他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84年12月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28、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

29、  实际上,看书,马马虎虎地看,书上的语言还不甚了然,怎么能真正理解书的内容?写文章,马马虎虎地写,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怎么能说思想内容好?文章写不通,主要由于没想通,半通不通的文章就反映半通不通的思想。

30、——研究叶圣陶有关教育、文化、编辑出版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成果及其立身处世的道德风范和品格作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教育、文化、出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献计出力。 

31、  到底什么才是语文?我们要让孩子学习怎样的语文?

32、原始社会里,文字还没有创造出来,却先有了歌谣一类的东西。这也就是文艺。

33、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34、第三条野牛说:“他们说吃的是鲜嫩的青草,我怕吃不饱。咱们得吃又老又结实的草,这才有嚼头。”他说完,低头咬了一口草,很有味地嚼着。

35、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

36、  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章”,有人说是“语言”“文学”,还有人说是“语言”和“文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7、你要从他的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38、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39、他,更是“使醇醇诸稚展神辉”的老师,用知识与理想浇灌如嫩芽般的学生……

40、面对一些不同的声音,叶圣陶有自己的创作想法。他认为,童话就是儿童的小说,“我很怕一些儿童读物,把世间写得十分简单,非常太平,其效果是叫儿童发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的时候喊一声——‘上当’”。所以,尤其是到了叶圣陶后期创作的童话世界里,他断然放弃了“美”和“爱”的主题,而是更侧重于对苦难的描写,对现实的反映和反思,通过这些真实的苦难启发孩子们要心怀希望,以苦难去唤醒希望。

41、统编教材本着“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原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格外重视,新增了大量古诗文和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