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孔子论语55句精选

孔子论语55句精选

admin 2023-03-20 01:45 心情说说

孔子论语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2、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4、《论语》里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而且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曾子等与再传弟子之间的对话。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摘孔子《论语》

6、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7、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8、明明白白的“交友论”,在任何时代都可以取之即用的交友六标准。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0、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11、在教育上;他创立私学,让中国学术下移,学在民间。培育更多人才,打破贵族垄断知识。

12、他培育的人才,礼乐射御书数,各种人才都有,因材施教。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4、大家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希望大家不要说这是真的,也不要说这是假的,因为真假给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要关心的是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考据是真是假,那是专家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儿。这个故事不管是真还是假,对我们都非常管用。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我有很多的朋友听了我讲这个故事以后变得很开心,碰到我就给我说,以前我看遇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里想那个“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对任何人,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个“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越是不懂的人,讲话的声音越大,说的更直接些,凡是声音最大的人,往往是最不懂的人,如果真的懂,讲话的声音干嘛要那么大呢?

15、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6、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开始于此。

17、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9、11) 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0、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21、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22、小人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阳奉阴违。

2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4、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25、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本身差的或者官位比本身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8、孔子说:“即使是生活贫困,每天只能吃粗粮,喝冷水,没有舒适的寝具,只能弯起自己的胳膊来当枕头,我心中知足,也自有一番乐趣。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那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不可取,不宜取。”

29、《论语》是儒家经典之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

30、水中映着彩霞,水面游着花鸭。霞是五彩霞,鸭是麻花鸭。麻花鸭游进五彩霞,五彩霞网住麻花鸭。乐坏了鸭,拍碎了霞,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31、我们今日应该以自由开放的心灵,重新阅读儒家经典,学习《论语》中的孔子思想,阐释其中的道理,并在现代生活中实践出来。

32、 《周易》:又被称为《易经》,包含了上下五千年的巫术和占卜知识,经常被筮官用来作为筮辞使用,也是古代皇帝必学之术,所以很可能是历代的筮官编撰而成。

33、书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主张、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均有所反映,并生动地刻画了孔子和一些弟子的人物形象。

34、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就是:看到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以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贤德之人;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从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他的毛病。

35、关于《论语》的编纂者,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众弟子咸记之”。

36、《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3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38、这句话言简意赅,就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

39、(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孔子论语语录《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41、(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43、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夏朝的人死时在东阶殡殓,周朝的人死时在西阶殡殓,殷商的人死时在两个楹柱之间。昨天黄昏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祭奠,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44、至于世人熟知的“因材施教”,在孔子更是运用自如。子路与冉有请教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亦即:听到可以做的事就立即去做吗?孔子的回答是:对子路说不急,对冉有说快做。理由是:冉有个性比较退缩,子路个性过于急进。当子贡请教:子张与子夏谁比较杰出时,孔子说子张“过”而子夏“不及”,然后结论是“过犹不及”。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6、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47、近读《论语》,有一句话总觉得没头没尾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后面就不讲了。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知道就说“我知道,”不知道你就说“我不知道。”甚至有些教参里也这么说。这样讲就太小看孔子了,如果真的这样,那整本《论语》不都是在讲废话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是说,就算你知道,如果问你的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你知道要按照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回答。

48、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5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53、至于《论语》究竟编纂于何时,由谁编纂,历来说法不一。

54、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想要见孔子,而孔子却不想见到阳虎,后来两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孔子被升为小司空。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