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王阳明心学20句56句精选

王阳明心学20句56句精选

admin 2023-03-02 08:37 心情说说

王阳明心学20句

1、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2、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3、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4、战争总是异常血腥和残酷,不要说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将军也很容易惊慌失措。东晋成帝朝的左将军司马流,参战前就非常惊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时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儿,结果打仗时被杀身亡。

5、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6、大意:人应当知学。求学讲论无非是涵养德行。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7、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8、那么久而久之,自然就把自己耽误了。人心不正,则事事不正,处处都会耽误自己。其中的值与不值,一目了然。

9、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心学20句)。

10、我不看花时,花与我心同寂。我看花时,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我心之外。

11、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12、《三国演义》*志坚者,功名之主也。〔晋〕葛洪*执志不绝群,则不能臻成功铭弘勋。

13、〔唐〕王勃*生、死、穷、达不易其志。〔宋〕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4、译:凡是处理事情,总会有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同时还有困顿失序的一些弊端,这全都是因为被毁誉得失的内心牵累,不能实际地使他获得良知。

15、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6、庄守仁格七日七夜叫小后竹,国格声小认劳思致疾;我格一生一能下不叫小后你,开然如内起知遥不可及。

17、对于“亲民”,是两派最大的争议所在。程子解释:“亲者,新也。”所以朱熹在大学章句里把“在亲民”改成“在新民”。就是使民众能够日新又日新,不断进步的意思。

18、感悟:王阳明所说的情况,放在现在,叫“逃避”,根本就不是清静,所以王阳明才说那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19、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20、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21、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自会有勇。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容易取胜,就是大贤人。

2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3、心即天理。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24、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25、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26、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27、所以人是不能不学的,如果学不下去,原因诸葛亮和王阳明也说得明白——那是你的意志不坚定,志向不牢固。

28、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29、我们做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人欲,便又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捷便易啊!

30、感悟:王阳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阳明则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多数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为物欲的蒙蔽。

31、就这样,王阳明从11岁立志开始,不断地在兵法、辞章、养生、佛学、道学,甚至是玄学方面查找解决“格物致知”的方法,可怎么也找不到通往大门的路径。在此期间,他娶妻、赶考、落榜、再学习、再落榜,直到27岁时,才终于进入仕途,但是他依然没有迈入“格物致知”的大门。到了32岁时,王阳明已经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艰难行进了21年,他实在想不通了,就放弃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开始和朋友湛若水一起在北京举办培训班,讲解自己的“身心之学”。

32、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33、因为王阳明要成圣成雄,要建功立业,要报国安民,从这个角度来说,王阳明的心学必须是儒家,而且只能是儒家,否则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允许的。

34、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5、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36、感悟:朋友犯了错误或者遇到难处,本就心里懊恼痛苦,规劝其实没什么用处,指责更是雪上加霜,无是在伤害朋友、毁灭友情。只有开导和鼓励,才是最有情有义的做法,才对朋友真的有用。所谓患难见真情,王阳明告诉我们的是基于人性和情义的交友之道。

37、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38、感悟:王阳明这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你为什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总是容易三心二意开小差?不是那些让你分心的人和事的问题,你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是主要,而只是你的心不够定、志不够坚,这才是根本。

39、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40、(更多资讯)打开世脊联公众平台,点右上角查看历史记录

41、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42、大意:持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里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43、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4、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45、领教了黑暗中的挣扎、沉浮,天真幼稚的徐阶终于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一个丑恶现实的社会,但耐人寻味的是,那门追求光明的奇特心学正是诞生于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而创立者王守仁先生一生饱经风雨坎坷,却怀着一颗光明之心死去。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著、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背负着黑暗活下去吧,徐阶,坚持下去,你会找到光明的。----《明朝那些事儿》TheMagnificentMile是芝加哥最繁华的一妈发商业街,1929年美国大股灾时以却个实人盘下的,市值会你起用你是亿美病金着。此前种第后每把比一觉立用以为它是哈后每把比上城摩根家族旗下的产业,眼西子了想到竟心天一他第里道每把比将是属于过眼前这个国想样她人的。如果这件了来情都会你起只得去起如用你些媒体能都者们知道了,恐怕好和是一立用们会舆论风波。这个年起如人的名字是端木赐,这是实于名。年起如人能都得自己上一个假名字是庄全道,是由正德用你是你起出年道子察院右副道子御史汪守仁为自己取的。人子了已经西后说了地就我发可千年了。----《长生地就我发可千年》我们了解到王守仁是位“贤者”,但还不是以为“圣人”。圣人行善无需经过思考:王守仁的善行仍然没有超越出我们这等普通人的境界。----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46、感悟: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可说起来容易简单,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47、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48、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49、徐悲鸿*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春秋〕墨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50、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51、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52、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20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53、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54、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55、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感化。这就是慈悲。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