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说说 > 心情说说 > 道家静心三诀58句精选

道家静心三诀58句精选

admin 2023-02-26 02:33 心情说说

道家静心三诀

1、《经》说:“一物含着五采,永远作仙人禄。”(一作药)这是金液大还丹。

2、观光“观光”之法,是道家秘传的修炼法门,从前秘而不授,皆为师徒相传。观光的作用,就是为了炼性。吾人之性,原为虚无一光,在下生之前,来自宇宙。因此这时炼性的根本方法,谓之性功。

3、道是道家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根源,老子认为世界是由道产生的,道就是宇宙的起源。太上老君化身成为老子,成为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道,老子是德,负责教化世人。世界上所有万物的运行,这些都是由道来决定的,道就是规律,这也是老子思想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4、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古代道家修士创立了许多法门,如听气、坐忘、守数息等等。(道家静心三诀)。

5、这个放松,不是软作一团,须要保持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

6、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盘坐困难者可先在座下垫个枕头;

7、心可成佛,心可成道;心亦碍佛,心亦碍道。就其可成言:即心即佛,即心即道。就其不可成言:即心非佛,即心非道。前者就真心言,后者就凡心言。前者心心无念,后者心心有念。故夹山密公云:「心本是佛,因念起而漂沈;岩实不移,因舟行而鹜骤。」众相现而本体不动,声色俱而不随不坏;如雁过长空空无迹,影沈寒水水无心;但自得真心自体矣。」

8、清心诀(道家):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9、古歌道:“借问为何有我身?不离精气和元神,我现在说破生身理,一粒玄珠是嫡亲。”那神和气精,三品上药,炼精成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这是七返九还的要道。红铅墨汞,木液金精,朱砂水银,白金黑锡,金公姹女,离女坎男,苍龟赤蛇,火龙水虎,白雪黄芽,交梨大枣,金乌玉兔,乾马坤牛,日精月华,天魂地魄,水乡铅,金鼎汞,水中金,火中木阴中阳,阳中阴,黑中白,雄中雌,异名多象,都是比喻。那么究竟什么叫做药物呢?说:“修丹的关键,在于玄牝,要想立玄牝,先固本根。”本根的本就是元精。精就是元气所化,所以精气一体。以元神居之,三者就聚而为一了。杏林驿道人说:“万物生都是死,元神死又生。以神居气内,丹道自然可成。”施肩吾先生说:“气是添年药,心是使气神。如果要知道行气主,就是得仙人。”如果精虚就会气竭,气竭就会神逝。《易》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要想再次命归根,不也是困难了吗?玉溪子说:“用元精未化的元气来点化至神,神就会有光明,而变化莫测了,名叫神仙。”这都是表明身中的药物,不是借外物而为之。但是产药有川源,采药有时节,制药有法度,入药有造化,炼药有火功。以前从师那儿听说;“西南的地方,土叫黄庭。恍惚有物,杳冥有精,分明一味水中金,只要向华池仔细找寻。这是产药的川源。垂帘塞兑,窒欲调息,离形去智,几于坐忘,劝您终日默如愚,炼成一颗如意珠。这是采药的时节。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成至宝,大道不离方寸地,功夫细密要行持。这是制药的法度。心中无心,念中无念,注意规中,一气还祖,息息绵绵无间断,行行坐坐转分明。这是入药的造化。清净药材,密意为元。十二时中,气炼火煎。金鼎常令汤用暖,玉炉不要火教寒。这是炼药的火功。”大抵玄牝是阴阳的源头,神气的宅第。神气是性命之药,胎息之根。胎息是呼吸之祖,深根固蒂之道。胎是藏神之府,息是化胎之源。胎因息生,息因胎住,胎不得息,胎不成;息不得胎,神无主。愿来人未生时,漠然太虚,父母媾精,其先兆才见到,一点初凝一念。纯是性命混沌,三月玄牝立了。玄牝已经立,系如瓜蒂。婴儿在胎,暗注母气,母呼也呼,母吸也吸。凡百动荡,内外相感,知道什么?明白什么?天之气混之,地之气混之,只要有一息在这儿。到期就育,天翻地覆,人惊胞破,如行大巅失足的样子,头息足撑地出来,大叫一声,即忘其息,所以随性随情不可以拘束。何况乳来沃其心,巧来玩其目,爱来牵其情,欲来化其性,浑然天真散之,物者都是了。胎的一息,不要再守了。神仙教人修炼,一定要想返本复初,重新生五脏,再次立形骸,无质生质,结成圣胎。其诀讲:“专气致柔,能如婴儿。除垢止念,静心守一。外想不入,内想不出。终日混沌,如在母腹。”神定来会于气,气和用来合神,神就气而凝,气炼神而住,在寂然大休歇的场合,恍惚无何有之乡,灰心冥冥,注意一窍,如鸡抱着卵,似鱼在深渊。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绵绵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守没有所守的,其息自住。得到这息住,(泯目)然若无。离心于心,无所存注。杳冥之内,只觉得虚空之中,灵是造化的主宰,时节如果到了,妙理自然昭彰。药既然生了,火才出来。所以采药的时候,称它为坎离合;火出的时候,称它为乾坤交。那坎离之合,就是万象内攒于丹鼎,在那儿立基,百日之间见到它。那乾坤之交,是一点下降到黄庭,在那儿立基,百日之后见到它。当这个时候,身心混融,与虚空等,也不知道神之为气,也不知道气之为神,也不知道天地怎么样,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如太虚之未分,如三才之未露,浑沦凝结之未凿,动静阴阳之未形,忽然一点灵光,朗如虚空生白的情状。像这样的奇妙,不是存想,不是作为,自然而然,我也不知道其所以然而然。

10、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道家也就是道家思想。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11、   白玉蟾祖有言:「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又云:「薄滋味以养气,去瞋怒以养性,处卑小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而老子之学,则纯以清静无为为主旨。

12、这样两手拇指在虎口形成“太极图”形状(大指相互在另手的手心,就是太极图的两个眼睛,用来接通自身阴阳二气),其余四指代表“八卦”,两手一阴一阳,故此称为“太极阴阳八卦连环诀”。

13、《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易传》、《击壤歌》、《金人铭》、《巾几铭》、(《语丛四》说之道)、《鬻子》、《鬼谷子》、《恒先》。

14、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15、进入这一境界,生死可了。但是如果不是深入大定,而且具备极高功德,就不可能达到。 

16、练功者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但决不是昏睡,正常的思维处于停止状态,唯一线灵明独耀。

17、如见神灵,如闻虫鸣、鸟叫,异香扑鼻,佳人如画,多种山川美景、亭台楼阁历历如在眼前。

18、学校里的考场上可以有59分,人生的考场上决不允许不及格。

19、心咒又称宁心咒、清心咒。众生皆烦恼,烦恼皆苦。烦恼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形者,生于无形,无能生有,有归于无。境由心生。

20、静心咒,这个应该可以起到一些心理安慰作用。

21、清心诀(道家):清心如水,清水即心。微风无起,波澜不惊。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22、此式为收功动作。散开意念后,两腿收回盘坐或不收回均可。双手掌互相搓热,双手用手掌在脸上从上往下按摩。

23、    张三丰《玄机直讲》曰: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一合一辟,一来一往,行之一七二自然两肾火蒸,丹田气暖,吸不用调而自调,气不用练而自练。这是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是:吸气小腹内收,丹田之气随意念上升至中丹田,鼻吸之气下行至中丹田,呼气时小腹鼓起,吸入之气随意念,由中丹田下降至下丹田,同时,胸之浊气由鼻呼出。

24、古往今来,冰一直是寒冷的,可是世间万物还是很平静;

25、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

26、坐功入静练得好,可以一静治百病。练功能补气还原,对心脏病、肝病、高血压、肺病、脑血管病,胃肠病、胆病、糠尿病、白血病等多种疾病的防治,都有作用和益处,可以称之为诸病同除。

27、卧式,一般为侧卧,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置于胯上,或放于丹田;

28、    张三丰《玄机直讲》曰:“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平和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不既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此为意守丹田。

29、就好角盖房子一样,先要打好地基,才能修造完成,因此谓之“筑基”。

30、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

31、在世俗的社会中。每个人难免不为各种烦恼、贪嗔、色欲所累,为七情六欲所苦,这就是种种的杂念。

32、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

33、道家修炼筑基法,先从开始。其实修炼过程的每一小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

34、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内外俱泯,能所变绝;久久自可入道。清时能见性,静裏好参玄。

35、王重阳祖师当初描摹其形状曰:“圆陀陀,光灼灼。”

36、儒门以“执中”为心法,并以中庸之道为天下後世倡。老子以“守中”为心法,丹道门庭修链更有“守中”与“守中黄”一诀法,心口相传。佛家亦倡“中道”,主舍空有二边而行中道,最後虽主“中亦不立”,即中亦应舍,然仍以得证中道为修证要妙。故亦可以说,守中为三家共法。泯外守中之先,第一步须行“制外存中”法,制外所以令外不入内,守中所以令内不缘外。泯外则不用强制防治外尘之干扰,而外境自泯,外泯则内景之中体自见。天地有天地之中,宇宙有宇宙之中,人心有人心之中,理事有理事之中;得其中,固执而守之,守而勿失,便入道矣。丹道派则须配合八卦五行以“规其中”,复以中为玄牡之门,乃天地之根;故以“中窍”为千古不传之“圣窍”与“道窍”。守之可应天地之中与宇宙之中,得到人心与天心合及人心与道心合一之境界,因之而神化万千也。

37、因为这种姿式最大的优点就是收慑心神,而且下盘稳固有利于气机在躯千部位发动,而且一旦真气充盈寸。

38、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但忌粗短。随着静功程度的为断深入,鼻息应当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39、放松的做法,首先要求双肩下沉。一般人平时身心紧张而不觉察,动作上就不符合放松的要求;

40、入静调息二十分钟之后,双手掐子午诀(即左手拇指掐本手中指尖为午诀,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第四指根纹子诀上,其余四指合抱在外,成双手合掐子午诀式),放在小腹前。心存呼吸,意守玄关,呼吸自然。

41、《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列子》、《六韬》、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42、再继之则时聚时散,难以固定;如愚昧最后终于成为一片,而无波动,如此真性聚矣,而吾人已入大静。 

43、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JL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泼泼,这也就是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种内景是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气作用于人之内气的结果。

44、  理一道人云:「当坐时,欲求能静,务宜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非莫问,人我两忘,百恶俱息,八风不动。」另有八字工诀,即凝神寂照,一灵独觉。初下手,切宜注重心息。

45、    张三丰曰:“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则心修愈静,性天愈纯,”《悟真》云:“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只有心性纯净,才可论修丹之事。这是外修。内修要做到心静无妄念,首先要垂帘塞兑,目不动则心不移,耳不听则神不移。

46、六祖有言:「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又云:「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心迷则心生,心悟则心寂。心生则念生,心息则念灭。我息一切心,即无一切念。我无种种心,即无种种念。修行人如能七日七夜不动念头,即可得正道。古德云:「诸人心心不息,念念无住。若能於不息处息,於念处无念,自合无生之理。」此是寂心息念一法。永嘉云:「凡俗多於事碍理,境碍心;常欲逃境以安心,遣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此亦即寂心息念一法。

47、古歌说;“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有人知道。”所谓不传,不是秘而不传。因为采时称它是药,药之中有火;炼时称它为火,火之中有药。能够知道药而收火,就一定可以见到丹成,自有不需要传而知道的人了。诗说:“药物阳内阴,火候阴内阳。会得阴阳的道理,火药一处详。”这是其含义。后人困惑于丹经不能顿悟,听说有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二十八宿,六十四卦分野,日月合璧,海潮升降,长生三昧,阳文阴武等说法,一定要穷究哪一个是火,哪一个是候,疑心一产生,种种作相,虽然得到药物的真,懵然不敢烹炼。殊不知真火本来没有候,大药不计斤。玉蟾说:“火本南方离卦,离属心。心是神。神就是火,气就是药。神不乱,气归神,用火炼药而成丹的,就是用神驭气而成道。”如此说法,分明直截,夙无仙骨,诵为空言,当面错过,深可叹息。但火候口诀的关键,特别应当在真息中求得。因为息从心起,心静息调,息息归根,全丹之母,《玉帝心印经》所讲“回风混合,而日功灵”的就是这个。《入药镜》所讲“起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的就是这个。海蟾翁所讲“开閤乾坤造化枢,锻炼一炉真日月”的就是这个,丹阳子所讲“神火夜煮铅汞髓,老龙吞尽祝融魂”的就是这个。为什么呢?真人潜在深渊,浮游守规中,一定要用神驭气,用气来定息,橐龠之开閤,阴阳之升降,呼吸出入,任其自然,专气致柔,含光默默,行住坐卧,绵绵若存。像妇人的怀孕,像小龙的养珠,渐采渐炼,渐凝渐结,功夫纯料,打成一片,动静之间,更应该消息。念不可兴起,念兴起就会火炎;意不可散,意散火就会冷。只要使其无过不及,操舍得中,神气相抱,一意冲和,包裹混沌,那叫火。种种互相延续,丹鼎常温,没有一息的间断,没有毫发的差异。像这样来炼,一刻有一刻的周天;像这样来炼,一百天就叫立基,像这样来炼,十月就叫胎仙。后来达到元海阳生,水中火起,天地循环,造化反复,都不离一息。何况所谓沐浴温养,进退抽添,其中都密合天机,暗中符合造化,初不容吾力。没有子午卯酉的规定,没有晦朔弦望的时节,没有冬至夏至的分别,没有阴火阳符的区别。如果说起它的时辰,那么一天内十二个时辰,意所到都可为。如果说起它的妙用,那么一刻的功夫,自会有一年的节候。一年的功夫,可夺天地三万六千年的气数。要知道“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这是平叔之有目标的言论,“昼夜屯蒙法自然,何用孜孜看火候”,这是高象仙的正确论调。呀!圣人传药不传火的宗旨,在这儿完结了。如果说它是药自药,火自火,那么我不知道。

48、南怀瑾先生认为:“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们姑且不用繁琐的训诂学来解释这两个字,单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昏头昏脑。”

49、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段活描述了这种状态:“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这两个字,非常有学问,历来许多学者都在解释它。

50、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深远。

51、小毛病往往可以导致大麻烦。细节决定成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52、此动作也叫“以意排浊”。当“意守玄关”做完后,两腿伸直,双手分开,分别放在左右两膝上,手心向上。舌尖放下,嘴也张开,双眼睁开,目视两足尖。

53、《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列子》、《六韬》、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

54、其实只要牢记放松,再随时注意调整身体的紧张部位,保持全身舒适就行了。

55、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于地面,或者交叉亦可;

56、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故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惟欲遣欲澄心,首须摄念归静,行住坐卧,皆能存心於内而不离腔子裏,返居神室,而无思无虑,无念无欲,寂然不动,方可谓之守静之功笃也。心能静定虚寂,内守无为,而不放失其本心良心,则自可彻见先天之灵明真心矣。道家习静,首在求此真心为用。真心之用,为无用之用,无用之用中藏大用,真精真气真神之三品大药,均从此而生者也。

57、故静字诀,乃为修道第一诀,一切法门,均从此一法门下手。

说说分类
说说列表